作者:林葳醫師
感謝三立新聞採訪,新聞原文連結
我們身邊可能有一種人,平常看似沒專心保養牙齒,甜食甜飲也來者不拒,卻擁有一口好牙,難道真的存在天生不容易蛀牙的體質嗎?對此,台大醫院牙科部兼任主治醫師林葳指出,某些先天條件真的會讓人比較容易蛀牙,但細菌對我們「一視同仁」,看似沒有蛀牙並不代表沒事,除了牙齒,細菌也會侵犯牙床,國內約有9成民眾有牙周病。
齲齒(蛀牙)是口腔內的細菌造成的,當食物的殘渣卡在牙齒表面,細菌便會把殘渣當作營養來源,不斷繁殖,同時製造出酸性物質,慢慢地腐蝕牙齒的鈣質。除此之外,刷牙方式錯誤、餐後沒確實潔牙、嗜吃甜食、常喝含糖飲等後天因素都會加速蛀牙的發生。
林葳表示,某些先天因素的確容易導致蛀牙,比方說:牙弓異常或牙齒排列不整齊,死角較多,容易堆積食物殘渣,給細菌可乘之機;琺瑯質是牙齒最外層的組織,也是哺乳動物體內最堅硬的組織,但有些人天生琺瑯質發育不全,牙齒比起一般人相對欠缺保護,也會比較容易遭酸蝕。
林葳提醒,有時候我們自覺牙齒健康,並不代表真的沒蛀牙。且細菌不只侵害牙齒,也會侵犯牙床。從臨床經驗來看,民眾即使沒有明顯蛀牙,也可能有牙周病的困擾,林葳透露,根據國健署統計,有多達90%的國人罹患程度不一的牙周病。想要有效防止蛀牙、牙結石、牙周病,除了必須養成定期(至少半年一次)至牙醫診所檢查、洗牙的習慣,平日更應落實餐後潔牙。
另外,儘量避免高糖分飲食和碳酸類飲料,如果一定要碰,林葳建議用餐結束後不要馬上刷牙,以免因酸性物質加上洗刷的動作加速磨蝕牙齒,損害琺瑯質。餐後應先漱口,中和口中的酸性,30分鐘後再去刷牙。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