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0年5月9日 星期六

牙醫專科怎麼分-看懂牙科醫師的專業


作者:林葳醫師




大部份的牙醫應該都有能力治療多數的牙科疾病,但為什麼我們有時候會尋求更專業的分工?若不知該怎麼選擇牙醫,又要如何快速看懂醫師的專業?

今天,我們就要來聊聊牙科的專業分工。我們先從牙醫師的專業養成談起,再帶大家看懂牙科的專業分工。


專業養成管道


學校/醫院教育

台灣目前大學牙科教育(含實習)為6年,畢業後取得學士學位(DDS),通過國考後就是合格的牙科醫師了。6年的大學教育基本上已涵蓋大部分的臨床治療需求,也就是說,一般合格的牙醫應都足以勝任多數的治療項目。

有些醫師大學畢業後,會選擇繼續進修,可能是:(1).一般牙科的進階學習(PGY);(2).專業領域專精(專科)。不同學校或醫院可能有不同的制度,2~4年不等,有些是研究所的學習,畢業後取得碩士(MS),有些則是住院醫師(Resident)的專科訓練,專科完訓後,再考取專科醫師。

以我自己為例,PGY完訓一段時間,又回台大口腔外科研究所進修(MS)。因為個人生涯規劃,我研究所完訓後沒有繼續考取口外專科,而是投入開業。


    其他進修管道

    醫師的進修管道其實相當多元,即便是離開學校醫院,仍有許多學會/公會等機構的訓練課程、研討會。(os.診所下班後還要進修,醫師真的是世上最辛苦的工作啊)


    牙科專業分科方式



    • 一般牙科
    • 兒童牙科
    • 齒顎矯正科
    • 口腔顎面外科:拔智齒、人工植牙、口腔與顎面的各種手術
    • 口腔病理/診斷科:各種口腔病變、腫瘤
    • 牙體復型/美容科:補蛀牙、活髓治療、美齒治療
    • 贋復牙科/假牙補綴科:各種假牙、人工植牙、顳顎關節障礙
    • 牙髓病科:(顯微)根管治療的專科
    • 牙周病科:牙周疾病、人工植牙
    • 特殊需求者牙科:牙科恐懼症、身心障礙患者



    以上是牙醫專科的簡略介紹,如有遺漏缺失之處,還請大家幫忙補充。

    如果還是不知道自己的症狀屬於哪個領域,其實也沒關係。可先至熟悉或就近的牙科診所就診,若醫師判斷有專科治療的必要,再安排專科轉診;專科治療完成後再回原院所接受後續治療。在醫療分級與專科分工的精神下,大家應該都能得到最妥善的口腔治療!


    更多口腔保健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