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2年10月28日 星期五

補骨是什麼?植牙一定需要補骨嗎?


作者:林葳醫師




最近地震頻繁,斷層與土壤液化再度成為大家關注的議題。地基如果不穩、房子安全就有疑慮。其實牙床之於牙齒的關係也是相同的道理,牙床量若不夠就像是地基不穩。這時就必續重建牙床。

牙床是由牙齦(牙肉)包覆著牙床骨,牙肉不夠時我們需要補肉,牙床骨不夠時則須補骨。看過我上一篇解釋補骨文章的朋友應該知道,補骨分成牙周病補骨與植牙補骨,今天我們進一步解釋植牙補骨。牙周病補骨留到下次和大家說明。




哪些人植牙需要補骨

植牙需要足夠量的牙床提供支撐,當牙床骨不夠時,就需要把牙床骨補高補厚才能植牙。常見牙床不足而須補骨的原因如下:1.牙周病或蛀牙造成感染,導致牙床被細菌掏空 2.長時間缺牙導致牙床退化 3.意外傷害造成牙床骨裂 4.先天牙床量不足。


拔牙後多久補骨

拔牙同時補骨:如果拔牙前已確定需要補骨、且沒有嚴重的細菌感染,則可以考慮拔牙同時補骨,好處是少一次手術、可以縮短整個療程的時間,但手術難度較高。又稱為齒槽骨保存術。

拔牙後2個月補骨:如果患者牙床狀況不佳(例如有嚴重感染),那就要等拔牙後至少兩個月傷口初步癒合才能補骨,但拔牙時可使用膠原蛋白幫助傷口癒合、以利後續補骨。另外要跟大家強調,牙齒缺越久,牙床退化越嚴重,補骨的難度也越高,因此建議拔完牙2個月就可以評估植牙補骨了,不要拖太久。


補骨後多久植牙

補骨同時植牙:如果牙床缺的量不多,可以考慮補骨同時植牙,雖然手術難度較高,但好處是病人可以少開一次刀、縮短整體療程時間。另外還有一種特殊狀況-拔牙、植牙補骨一起做,又稱即拔即植補骨,可以更加縮短療程,手術難度當然就更高了。

補骨後6個月植牙:這是最常見的作法。我們通常在植牙前會先把牙床的量補到夠,等至少半年骨頭成熟後,再做植牙。對於大範圍的骨缺損,可能需要兩次以上的補骨


補骨的術式

引導骨再生術(GBR,Guided bone regeneration):GBR是最常使用的的補骨術式。首先徹底消毒、局部麻醉,接著翻開牙肉,用骨粉把牙床補高補厚,再覆蓋上再生膜,最後縫合傷口。依照牙床缺損狀況又可分為垂直補骨與水平補骨,垂直補骨的難度較高。




鼻竇增高術(Sinus Lift):口腔的上方為鼻竇腔,所以上顎後牙的補骨可以藉由墊高鼻竇、以增加牙床的高度,類似像填海造陸的概念。手術過程與上述GBR類似,大致的流程都是翻開牙齦、填入骨粉、縫合。鼻竇增高術又可分成兩種1.骨鑿增高術(Osteotome)2. 側開窗術(Lateral window)。不管是哪種方法,我們都是從牙齦處手術,所以鼻子或臉部是不會有傷口的


補骨術後需知。補骨會很痛嗎?

補骨手術後須咬紗布至少一小時,術後暫時避免菸酒與刺激性食物。術後48~72小時會有較明顯的不適,但多半可以靠冰敷與口服藥改善,並在72小時候改熱敷。術後最好也不要劇烈運動,如果是鼻竇增高術則要特別注意不要用力擤鼻涕、用力打噴嚏、或使用吸管。補骨成功率約有九成,細菌感染為主要的失敗原因,所以術後一定要遵循醫師指示服用抗生素、並以漱口水幫助口腔清潔,才能確保補骨植牙的成功哦!


我需要補骨才能植牙嗎?立刻來電預約檢查!




2022年10月13日 星期四

20220925【三立採訪】蔣萬安團隊諷牙醫不是醫師 「超硬養成過程」曝光:不光研究32顆牙






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競選團隊發言人李德維表示,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只是一名牙醫,「連醫師都談不上」,又怎麼能當衛福部長,憑什麼選市長。藍營政治人物打口水戰時輕蔑之語脫口而出,聽在無數牙醫師耳裡,很不是滋味。

台北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蕭仰嶔今(25)日下午在「陳時中競選市長牙醫界後援會成立大會」上嚴正指出,李德維的說法,非常不尊重牙醫師,他也代表全國1萬6千多位牙醫師以及接近10萬名相關工作同仁,對藍營表達抗議,「陳時中是牙醫之光,我牙醫,我光榮」。

「牙醫是醫生嗎?」針對這個老問題,相信對醫學院有一點了解的人,答案會是肯定的。翡冷翠牙醫診所院長林葳強調,牙醫當然是「醫生」,從一名牙醫的養成過程就可以知道。以林葳為例,他畢業自台大牙醫系,之後進入台大臨床牙醫研究所,大一大二時期都在台大公館校總區,和外系同學一起上共同科目和通識課程,「只有這2年能享受校園生活」。

林葳透露,從大二下學期開始,牙醫系學生就要上醫學院基礎課程(如生理學、組織學、病理學等)以及牙科專業課程,此時學習的地點會轉到台大醫學院;到了大五大六,開始進入臨床。




「每一位牙醫所學的,絕對不只有那32顆牙齒,必須讀的書其實非常多!」林葳說明,牙齒長在牙床上,牙床被牙齦軟組織覆蓋,牙床骨下方還有神經血管,口腔上方是鼻竇腔,後方是咽喉,我們能把食物嚼碎,主要倚賴顳顎關節和周遭肌肉帶動下巴。所以先有牙齒和周遭口腔環境的健康,才有正常的咀嚼功能,人才會健康,顏面才會美觀。

再者,想要成為一名牙醫,不光是坐在教室上一些課或看幾本書就能辦到,還有許多實驗課程,也就是課堂所學的實作。比方說解剖大體,明白人體結構,或在假人頭的口腔模擬治療,也要在實驗室中學習設計假牙。林葳回憶,大三以上的牙醫系學生在實驗室熬夜,是很稀鬆平常的事情。

台灣的牙醫系是6年學制,牙醫系學生會在大五大六進入臨床,從跟診開始,學習診斷、擬定治療計畫並實際參與治療。林葳表示,臨床上大部分會遇到的狀況,在這6年都能學到,畢業後通過國家考試,才能正式成為牙醫。

林葳也透露,不少牙醫系畢業生面臨的第一個抉擇就是要不要「PGY」(post-graduate year training,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),這是一個2年制的教學訓練計畫,可在診所或醫院進行。若是在醫院,就相當於頭2年的住院醫師訓練。對於一位要開業的牙醫來說,PGY是必須的,某些專科也會有PGY的資格限制。

林葳進一步說明,一般的牙科醫師已經有能力應付大部分臨床治療,當然也會有一些人想進一步鑽研專科(如口腔外科、牙髓科、假牙專科等),不同的醫院和學校會有不同的制度,可能是研究所訓練或是住院醫師訓練。專科訓練結束之後,再進一步考取專科醫師執照。

「牙醫當然也是醫生!」林葳強調,牙醫和其他醫師一樣,都是在執行法律上的醫療行為,養成的過程也和醫學系的課程有所重疊。而且牙醫系絕對不是好讀的科系,成為牙醫之後更會面對諸多挑戰,像是每天為病人治療各式疑難雜症,過程十分辛苦,但看到病人的問題獲得解決,再多辛苦都值得。


更多牙醫相關內容